close

[電影資訊]

導演:湯姆·麥葛瑞斯

主要演員:

配音 角色

亞歷·鮑德溫

琳西·天普頓

(The Boss Baby of Lindsey Templeton)

麥爾斯·巴克希

提姆·天普頓(Tim Templeton)

史提夫·布希米 法西斯·法西斯(Francis E. Francis)
吉米·坎摩爾 泰德·天普頓(Ted Templeton)
麗莎·庫卓 珍妮絲·天普頓(Janice Templeton)
康拉德·維儂 油斤·弗朗西斯(Eugene Francis)
陶比·麥奎爾 成年的提姆(Adult Tim)

 

英文片名/其他譯名: The Boss Baby (英文原名) /  波士BB(香港)  /   娃娃老闆 (中國大陸)

 


[劇情簡介]  

    劇情描述一個穿西裝打領帶,說話像大老闆而且智慧過於常人的嬰兒,來到七歲男孩提姆的家中,憑著好口才擷取了提姆父母的關注,為這個家帶來劇烈轉變, 並引一連串驚奇有趣的故事。

 


[電影評價]

    不曉得各位讀者曾有看過《動物方城市》呢?還記得電影早期與狐狸胡尼克一同出場四處詐騙的同夥,外表可愛,但聲音粗野得行的耳廓狐。那時筆者自他開聲前,都被他的樣貌騙到。當他一開聲後,筆者立即愣住了。沒錯,這是筆者對耳廓狐感覺,亦是筆者對寶貝老闆的感覺。

    《寶貝老闆》是一部蠻有意思的電影,一來描述天普頓兄弟之情,二來以超誇張的畫面來突顯小孩子的無比想像力。而筆者認為第二點所作的嚐試是成功的,成功地透過七彩繽紛的顏色將小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呈現在各人的眼裡。

    沒有所謂科學邏輯和理性思考的幻想畫面,只有各種有趣、神奇的幻想念頭從小孩子細小的腦袋瓜中,似河水般源源不絕地擠出來,這就是小孩子。而且天普頓的想像力不單為全場氣氛帶來歡樂,更會成為劇情的推動點,將劇情推向意外又意外的方面發展,弄得觀眾想猜劇情都猜不到,為觀眾帶來劇情上的連連驚奇

    回到電影的主題—兄弟情。天普頓由討厭寶貝老闆,到真正用愛接受寶貝老闆,其實就是劇情上最核心的部份。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的天普頓,因一時接受不了寶貝老闆的出現奪去父母對自己的愛而產生嫉妒,而用著惡言對待寶貝老闆。至知道寶貝老闆的真正身份後,兩人的關係才開始有所改變。

    到電影後半部時,天普頓突然心血來潮寫了一封信給已回去的寶貝老闆,在信中寫道:「那我將我那份(愛)都會分給你」,然後在同時寄來的箱子裡放著數之不盡玩具方塊,象徵著天普頓對這位家庭的外來人—寶貝老闆無盡的愛,身為哥哥對弟弟的愛。可說是電影中令人感動的地方。同時能從天普頓的行為可見,昔日的天普頓已經有所成長,懂得分享自己的所有物、幸福,以及愛。

    手足之交是血濃於水,一旦擁有了,所傳遞的「情」絕不會是虛偽的。儘管兩人分隔於天和地,牽引著兩人的線「羈絆」是永不斷掉。

    除了上述兩點,其實這電影裡還有個蠻有意思的部份。如電影將現實幻想的定位,到底那現實?哪部份是幻想?使筆者感得有問題的地方是在天普頓與巫師鬧鐘的對話。巫師鬧鐘沒有在天普頓進入幻想空間的情況下自行說話,雖然明顯是天普頓的幻想。但為何畫風仍舊與平常的一樣,沒有用強烈的顏色對比的畫風?因為電影裡刻意用奇幻的畫風來代表天普頓的幻想空間,以溫和的畫風來代表現實。而電影中的巫師鬧鐘違反了設定的問題,不曉得是無心之錯,還是電影別有用心?

    令筆者萌生出一個大膽的假設,整個故事其實都是天普頓的幻想出來的,全故事裡只有三分之一的劇情是真的,弟弟出生、弟弟奪去父母對自己的愛和與弟弟一同生活的點滴。所以甚麼嬰兒公司、神奇的牛奶等根本不存在於電影世界中,都是天普頓因討厭寶貝老闆而聯想出來的產物。雖然這個假設也沒有甚麼非常有力的證據來支持,不過蠻適合大家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啊。這電影本身想帶來的或許不止於觀眾所看到的,也有著些更深層的暗示也說不定。

    總括全文,《寶貝老闆》是一部描述兄弟情的電影,當中所訴說的內容有矛盾、愉快和感人的故事。不論是在哪一個故事裡,都有著值得學習、反思的地方。

 

電影評價(1分為最差;10分為最好):

劇情:7.1分

人物:7.9分

配樂:6分

電影推薦度:8.2分

 


[筆者嘮叨時間]

    其實到電影最後筆者有一個疑問,就是寶貝老闆到底是怎樣出生的!?天普頓說他第一次看到寶貝老闆來的時候,寶貝老闆是坐計程車來的,而且是自己一個人來的!雖然筆者聽對不少大人騙小孩的說法,像筆者的媽媽說筆者是從扭蛋機扭出來的。也許是筆者少看了某些部份,不然電影也應該會有明確的解釋吧……?

    而筆者認為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但只有一味的幻想,沒有實際地表達出來是一種浪費。因為想像力不是永恆的,範圍漸漸地受到社會影響而縮小或被限制。想要保留,只有不停不停地表達出來,才能保留到最大限度。雖然筆者有想像力,但言語表達能力有限,文字表達能力也有限,或許這就是筆者在運用想像力的限制吧。所以有想像力的人,一定要好好的珍惜這個天賦,好好地運它在適合的地方,不要被生活而慢慢地磨滅掉。

    最後要感謝各位有心的讀者能讀到此文的最後。那大家下一次再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寫作之地 的頭像
    寫作之地

    寫作之地

    寫作之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